首页    党建思政    正文

国际微心声|“夸夸群”— 浮夸的赞美是安慰还是毒药
发布时间: 2019-03-31  文章出处: 国际学院新闻宣传部  作者: 潘恩若

    近日,流传于高校的“夸夸群”火了。“夸夸群”是什么?“就是能把你夸上天的群。”心理学者表示,夸夸群之所以受欢迎,一方面满足了大家被认可的需要,但长时间依赖夸夸群,可能会使自我评价出现偏差,我们应该理性看待。


 (某夸夸群公告)

     赞美是一种好东西。遇到烦恼时,我们需要有人来发现和肯定自己。同时,遇到挫折时我们也需要安慰和关心。“夸夸群”产生和火爆,是被人关注、被人赞扬的情感诉求。在大学生群体普遍焦虑心理严重,缺乏认同感的当下,“夸夸群”提供了这样一个情绪沟通的平台,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但是,作为大学生我们已经是心智成熟的成人,如果在面对问题和挫折不能立刻进行反思和调整,而是到“夸夸群”里去寻找精神慰藉;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错误,还要别人夸奖,如果长此以往沉迷其中,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。

   “夸夸群”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还是一直精神毒药,我们来看一下国际学院学生CMA 党支部的党员们和入党积极分子们的看法:

周文瑶:

    我认为夸夸群有利有弊,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夸夸群。夸夸群对于一些学习或者工作压力大的群体来说,是一个能够放松自己、互相鼓励、吸收正能量的地方,但是也不得不承认,若一个人完全沉浸于夸夸群的赞扬中,那么它将盲目乐观,逐渐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。因此,我们应当合理使用夸夸群。

田宛鑫:

    夸夸群有利有弊,对于在生活上遭遇挫折、内心极度崩溃的人来说,在夸夸群里可以得到安慰,是一种心理安慰和寄托。但一味的吹捧容易让人得意忘形,脱离实际。因此党员们应辩证的看待夸夸群的存在,不过于依赖夸夸群,也不能将夸夸群视为洪水猛兽,加强自身精神建设,提高抗压性,胜不骄败不馁,要有革命精神,面对挫折勇于克服。

骆雨昕:

    夸夸群的出现反应了社会上一种对认可感极大需求的现象,取得认可对个人自信自尊的建设是一种好事,但这并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身属性,在接受夸赞的同时我们还应反思现实,把他人的夸赞作为前进的动力。

杜婉菁:

    党员心中要有清晰的原则,听从党的指挥,不能因为别人天花乱坠的说辞而迷失了自己,要时刻警觉,看清周遭的一切。道路千万条,真实第一条,虽然说遇到挫折或者做出努力希望得到夸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但是还是要脚踏实地,靠真实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刘莹:

    当今社会,各种压力堆积在人们心头,让人们压抑、消极甚至感到自卑。由此,夸夸群便产生了。存在即合理,很多人觉得夸夸群是一种心灵慰藉,正如鸡汤文一般,在消极沮丧时候可以提供正能量,给自己前行的动力。有些人却认为,夸夸群是精神毒药,会让人忘记现实的压力,逃避问题,忽视问题。在我看来,在沮丧时期,人们并非不知道形势的严峻,只是需要一些正能量来激励自己,让自己变得更积极去面对问题,所以夸夸群从某种程度看来有很大的积极作用。




(某夸夸群聊天记录)


梅紫升:

    夸夸群的风靡,一方面说明了当代年轻人工作、学习压力过大。另一方面,对于当代年轻人,倾诉压力、获得鼓励似乎并不容易,而夸夸群能低门槛获得赞美,削减精神压力,在夸与被夸之中得到放松,满足了被赞美的渴望。虽然夸夸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,但是不可过度迷恋、迷失自我。我们需要认清自己,避免浮躁与虚荣,沉下心来做学问,用更合适的方式排解压力。

廖瑶:

    如今年轻一代的工作和学习压力过大,需要放松、排遣。而夸夸群能够减少压力,鼓励大家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。但夸夸群毕竟只是网络上虚幻的慰籍,我们应该分清网络与现实世界,明辨是非荣辱,接受不完美但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
黄璐:

    我认为夸夸群的存在有利有弊。对于那些自卑或是在生活和学业上屡屡受挫的人来说,他人的夸赞会带给他们自信和安慰。在夸人与被夸的过程中,人们可以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,获得被认可的满足感,为生活增添一份明丽的色彩。但夸夸群也可能导致盲目的自信和对错误的纵容。若是只听见他人的夸赞而忽视自己的过失,这显然不利于我们的进步。

涂紫芊:

    我觉得适当的赞扬是有必要的。如果在不如意的时候时受到他人夸赞,从某种层面上讲能够带来一定的温暖和鼓励,这是一种正能量传播的体现。但夸赞别人的同时要注意夸赞力度,不切实际和过分夸大可能会适得其反。因此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,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夸夸群的作用。

吴珍:

    我认为夸夸群的建立挺好的,在一个人绝望的时候能够有人鼓励,支持,凡事都有两面性,对于绝望失望之人来说此刻看到好的一面绝对是有利于他的,其次夸别人也需要才华也需要思考,这一定程度上锻炼到了夸者的思维能力,同时告诉我们大家生活中不要吝啬自己的对别人的赞美。当然过分的夸赞也会让人膨胀,但是一般情况下建立于道德来说,人通常不会颠倒是非肆意夸赞。所以夸夸群的建立利大于弊。

   

    夸夸群的初心是正确的,但随着它在高校迅速流行,已经逐步走向商业化。抱着娱乐的心理,在夸夸群里感受肥皂泡似的多彩和轻松,但不能重度参与、自欺欺人。互联网是我们寻求陪伴的途径之一,“夸夸群”能给我们暂时的慰藉但并不能帮我们面对现实。因此只有在漫天夸赞中认清自我,脚踏实地才能和困难正面交锋。成长本非易事,让我们在一次次打击与考验中,成为最好的自己。



欢迎,一方面满足了大家被认可的需要,但长时间依赖夸夸群,可能会使自我评价出现偏差,我们应该理性看待。


责任编辑: